到了秋冬季,宝宝感冒发烧的高峰期,宝宝动不动就发烧,弄得家长们措手不及!
01 宝宝为什么会发烧? 活泼乱跳的小人儿突然蔫了!原来是遇到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遇到的发烧啦。 其实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,而是某种疾病的前兆或症状,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,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,从而有利于小家伙的正常成长。 所以爸爸妈妈要淡定点,首先要学会测量宝宝的体温,做出正确的判断哦! 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,面对外界病原体刺激时,误以为「敌军入侵」,于是免疫系统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宝宝的大脑。 偏偏大脑体温调节中枢也不怎么成熟,因而出现「反应过度」的情况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热。 所以爸爸妈妈要淡定点,首先要学会测量宝宝的体温,做出正确的判断哦!专家说了,宝宝发热体温37.5℃~38℃算低热,38℃~39℃是中热,39℃以上才属高热,超过41℃就是超高热。发热38.5℃以下可以在家进行护理,最好选择物理降温,38.5℃以上,就要请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,再进行治疗哦。 02 处理孩子发烧,避开这些“坑” 有些家长真的是心大,以前怎么照顾孩子现在就怎么来。 孩子长得好好的,并不是说护理方法正确,而是运气好!在处理孩子发烧问题时,以下几个坑一定要避开: 给宝宝捂汗 很多传统的降温方法,就是给孩子捂汗,穿多点衣服,盖多点被子,把汗捂出来后就能降温,但这个方法并不适合婴幼儿。婴幼儿的呼吸弱,本身就散热慢,这样只会导致“捂热综合症”,出现脱水、缺氧、呼吸衰竭、脑水肿、休克、脑神经损伤等。 使用酒精降温 早在2016年版《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》早已明确指出,不推荐给孩子使用酒精擦拭的方法退烧。 立马给孩子吃药 有些家长一发觉孩子发烧就乱了阵脚,并且喜欢自作聪明的给孩子用药,婴幼儿的身体很脆弱,如果随便吃药,抗生素滥用,反而会损伤孩子的器官,一旦出现过敏现象,那么死亡率就非常的高。 使用退热贴 退热贴只能起到一个局部降温的效果,并且如果宝宝的皮肤对退热贴的成分、材质过敏,还会引起严重的过敏性皮炎。并且很不透气,捂闷住的那种感受特别不好。 这样的神操作还有很多,肯定有家长中招过,赶时间的家长赶快记答案! 那么我们在面对宝宝发烧时应该怎么做呢,其实一些物理降温法可以很好的缓解孩子的情况,关键时刻还能挽救孩子的性命哟。 03 处理孩子发烧的正确方式 如果孩子的体温在 38.5℃ 以下,并且精神状态良好的话,可以采用物理降温,并注意监测体温即可。 ○ 泡脚 如果孩子的体温升高到了 38.5 ℃以上,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退热药,一旦孩子出现以下情况,马上去医院: 3个月以内的宝宝,尤其是新生儿,发烧一定要去医院; 发烧超过 72 小时,不管是低烧还是高烧,马上去医院; 孩子精神状态不好,尿量变少,甚至出现抽搐; 发热的同时伴随其他症状,比如呼吸困难,甚至是脸色发紫。
不管是工业酒精还是医用酒精等,都不适合用于婴幼儿,酒精散热过快,只会引起孩子打寒颤,并且孩子的皮肤对酒精吸收过快,还会引起酒精中毒,一岁以下的孩子最好禁止使用。
用上了四十度左右的水给宝宝泡脚,宝宝发烧之后手脚冰冷,泡脚可以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,促使身体出汗,持续泡上二十分钟左右,可以帮助宝宝降温。
○ 温水浴
当宝宝发烧时,不妨给宝宝洗个温水浴,或者使用温水擦拭身体,也可以达到散热的作用。
○ 敞开衣服
当宝宝发烧时,尽量要少盖被子,衣服敞开一些,让孩子的身体自然散热,但要注意的是,室温要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最佳,避免过冷而二次着凉感冒。
○ 多喝一些温水
发烧会一时冷一时热,出汗也会比较多,可以给宝宝多喝一些温开水,可以促进排泄散热,补充水分防止脱水。
○ 让孩子大哭一场
像年龄比较小的孩子,上了38.5以上的高温时,不要让宝宝睡觉,睡觉会降低散热的功能,如果可以的话,让宝宝大哭一场出汗也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。
○ 用冷毛巾敷额头
孩子持续高温不断时,可以适当使用冰敷,在孩子头部或大血管位置冷敷或者冰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