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中心 > 2025年中国托育政策新动向:多维度发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

2025年中国托育政策新动向:多维度发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

编辑:母婴友好 发布:2025-03-24 10:42:17


近年来,中国生育率持续走低,人口结构挑战日益严峻。为应对这一问题,国家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“真金白银促生育”的导向,通过经济补贴、托育服务扩容、立法保障等多维度政策,降低生育养育成本,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。

 

本文结合最新政策文件与地方实践,解读国家托育政策的重点方向与创新举措。

 

一、经济支持:从育儿补贴到税收减免

 

1. 育儿补贴全国推广

 

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“发放育儿补贴”,各地政策逐渐从试点转向全面铺开。例如:

 

湖北天门对二孩、三孩家庭分别提供9.63万元、16.51万元综合补助;

深圳市为生育一孩家庭提供7500元补贴,是目前一孩补贴最高地区;

北京市拟对0-3岁婴幼儿家庭每月补贴1000元,并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联动。

 

1.png


2. 住房与税收优惠

 

多地通过购房支持、租金减免等措施减轻家庭负担。例如,北京允许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第二套房时按首套房贷款政策执行;杭州对托育机构实施水电气费用减免,降低运营成本,间接减少家庭托育支出。

 

 

二、服务供给:普惠托育扩容与标准化建设

 

1. 托位数量目标与建设路径

 

根据“十四五”规划,2025年全国每千人口托位数需达4.5个,托位总数预计突破600万个。具体措施包括:

 

社区嵌入式托育:新建住宅小区按每千人不少于6个托位配建设施,老旧小区改造社区服务中心补足托位;

国企参与:鼓励国企利用闲置物业开设普惠托育机构,享受租金和税收优惠;

托幼一体化:50%以上公办幼儿园将开设2-3岁托班,如山东计划2025年提供托位10万个。

 

2. 质量与安全保障

 

政策强化托育机构监管,要求安装无死角监控并联网监管部门,从业人员须持“双证上岗”(育婴师资格证+培训合格证)。同时,推动行业标准化,如《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》全面实施。

 

2.png

 

三、立法保障与创新模式探索

 

1. 托育服务法纳入国家立法计划

 

2025年全国人大将制定《托育服务法》,从法律层面明确政府、市场、家庭责任,推动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。

 

2. 创新服务模式

 

智慧托育:推广AI健康监测和物联网管理系统,采用智能化设备的机构可获最高30万元补贴;

企业托育:员工超500人的企业需自建或合作设立托育点,享受企业所得税抵免;

农村托育:依托乡村振兴资金建设“亲子小屋”,培训村医兼任托育员。

 

 

四、地方实践与差异化政策

 

各地结合财政能力与人口结构,推出特色措施:

 

杭州:针对西部区县发放托育券和发育筛查补助,覆盖0-3岁婴幼儿家庭;

宜宾:按1万元/托位标准提供建设补助,并给予运营补贴300元/月·人;

门头沟区:2024年新增托位600个,普惠托位占比不低于60%。

 

3.png

 

五、挑战与未来方向

 

尽管政策力度空前,专家指出生育率提升需系统性改革:

 

经济压力之外:女性职业发展、家庭照护负担等非经济因素仍需配套政策支持;

普惠性不足:部分托育机构收费高昂,需进一步扩大普惠托位比例;

政策细化:国家卫健委表示将研究育儿补贴制度、完善生育休假,并强化教育、住房等协同措施。

 

2025年的托育政策通过“经济减负+服务扩容+立法保障”三管齐下,展现了国家提振生育率的决心。未来需进一步平衡区域差异、强化政策落地效能,才能实现从“能生”到“敢生”“愿生”的转变。

4.png

麦壳托育服务 整体解决方案

 

麦壳积极响应国家托育服务建设号召,为公立医院、政府、国企及托幼机构提供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,涵盖托育品牌建设、机构运营指导、教程教案、服务装备、智慧托育软硬件、人才培训、设计与宣传、示范评价等。“医教育智”相结合,打造托育示范中心的创新思路,构建“建设-运营-监管”服务闭环,推动托育服务专业化、智慧化发展。


5.png

 

长按识别添加微信

咨询托育服务整体解决方案

 6.png



  • 版权所有:母婴友好(武汉)健康服务有限公司   备案号:鄂ICP备18003003号-1  

   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033号

     
在线咨询